为古时东印度邦伽罗国人,此国有大都名萨诃罗,地方约为现今孟加拉的达卡地区,其国国王名善胜王,所住宫名金幢宫,因有无量金幢严饰,极其富饶,故以此为名。
善胜王有贤妃名吉祥光,育有三子,最长者称莲华藏,次子名月藏,幼者称吉祥藏,长子莲华藏绍持王位,娶王妃生有九子,後出家为僧,幼子吉祥藏亦出家,号精进月,於密法善巧,能直现本尊坛城,传法灌顶,次子月藏王子,即尊者阿帝夏。
尊者生时,天雨宝花,并有五色彩霞映蔽王宫,天乐齐鸣,百姓见闻尽皆称奇赞叹,踊跃欢喜,尊者亦天赋异禀,十八个月大时,与父王到佛寺礼佛,便能朗诵赞愿,且一岁半的年龄看似三岁儿,於三岁时,已学毕算数字书,六岁,便能辨别内外正邪之法,十岁内,便常时皈依三宝,守持斋戒,一切善士胜行,悉能担荷无缺。
尊者因往世五百五十二生中恒为比丘,故於世间富贵欲染诸法,常有出离心,於十一岁先礼胜敌婆罗门(为内道者)为师,继由师长次第介绍,依序礼菩提贤、明杜梋菩萨、阿缚都底、罗侯罗咕巴达拉、乞食者喇嘛等为师,後并遇金刚瑜伽母,接受灌顶加持,此些师长,皆具显密传承。期间,廿一岁前,通达内明、声明、因明、工巧明、医方明等五明,其後通达中观正见,并於廿九岁前,於罗侯罗咕巴达拉大师前具足接受一切灌顶,得密号称为『智密金刚』,尊者後苦修密法,亲见喜金刚本尊,获金刚空行母授记。
尊者因极为用功,宿生善慧根特别深厚明利,故廿九岁前,於密乘教典教授等,便已善巧通达无余,於是曾起心念: 『现今一切密法之加持、教授、能作、知解,无超越我者矣!』 ,空行母知尊者慢心,便於夜梦中示现诸多尊者往昔所未见闻之密典,摧伏尊者慢心。尊者自小以来便时常亲见的度母,此时也现身,问尊者:『你是一位对密乘已善巧通达的行者吗?』 ,尊者亦爽直回答:『是的』,度母笑问:『如此的话,你知某某修法吗?』 ,尊者:『这些以前并未见闻』 ,於是度母说道: 『那你的傲慢大矣,要知,人间密典,只如一毛端之多,与其它有如大海一切密典,多在空行母手中』,尊者从此,慢心永歇。
尊者於廿九岁前,为在家相,一段时间依止罗侯罗咕巴达拉大师学习密法,亦曾示现瑜伽士相,後释迦牟尼佛、诸本尊、胜者相继示现,劝请尊者出家,於己及具心(众生)将有大利益,後尊者果依大众部持律上座戒鎧大师为亲教师,出家为比丘,法号为胜然灯慧,或称吉祥然灯慧,尊者自此至三十一岁,学习法相乘内明大小各种法藏,又於法鎧论师跟前,十二年中,受学大毗婆沙论,而於大众、上座、正量、一切有部各部派之三藏教典,亦皆通达了澈,乃至所有十八部派佛教相关受食、净水、戒体得舍等细节差别,悉数了辨明晰,毫发无差。
尊者因慧根特利,又通晓声明、因明及佛教正理,故辩才无碍,於出家前後曾多次与多伞外道辩论(古时印度每次大辩论法会,其胜者则得一伞以为胜志),以正教理,摧邪知见,诸外道连同众多徒弟寺院尽皆归伏,入于佛教,为佛弟子。
尊者後复依智胜友、响底跋、小谷苏炉、黑足、金洲、种比跋(那诺巴大师弟子)、阿兰若行者、慈瑜伽、智菩提等大师为师长,尽摄五印度及海外诸洲一切大小乘显密宗派传承,通达融贯释尊所传各种法教,不但如此,尊者於世间学问、外道教典等,亦了若指掌,故能善辨内外邪正、佛教各个宗乘要义及其差别,尊者可谓是外内小大显密诸乘及教海之集大成者。
於众师长中,尊者常时依止者有金洲、响底跋、菩提贤、胜敌四位胜乘上师,而恩德最为无比者则是金洲大师,因尊者依止金洲大师十二年中,从大师学得一切大乘深法,尤其是《现观庄严经论》、 《集菩萨学论》、 《入菩萨行论》等不共教授,及以清净增上意乐,修自他交换以生起菩提心的不共教授,皆从金洲大师得,往後尊者入藏地宏法,所流传之噶当派之清净修法,皆从金洲大师所教授出,也因此影响往後藏中诸教派尤其是格鲁巴教派诸多法教,故尊者每听闻或称名忆念大金洲大师名号时,必先合掌顶上复四句赞颂,尊者对这种行为,曾解释云: 『我众师长,皆是成就之人,在德上并无胜劣差异,但我能有这些微的善心(菩提心),实依大师恩泽而得,所以在恩上有差别的缘故。』尊者对法及善知识之殷重及念恩心,由此可见一斑。
尊者除教上有如上广大功德,在证上之功德,即大小显密一切修持,悉依戒定慧三学,依教如理次第修成,尊者在戒律方面,於别解脱戒,未曾少犯,於菩萨戒及密宗戒之微细者,若有违犯,皆即日忏悔还净,未曾有过日未忏者,尊者因持戒精严,所以身具戒香,遥遥即闻。
於诸定学,显教方面,由奢摩他门得第九住心圆满,能不由加行不由功用,三摩地能任运相续而不散乱:於密方面,则得极坚固稳定之生起次第。
於诸慧学,显教方面,得止观双运毗钵舍那三摩地:於密方面,则得无上瑜伽部圆满次第殊胜三摩地。尊者因教证俱全,不但是一切经教宗乘之汇归处,同时也是被一切本尊诸佛菩萨所摄受者,除前面所述亲见喜金刚本尊外,尊者所见诸佛菩萨亦不可称数,曾依如来百字教授,见十方佛,而常现身相见者则有建立三三昧耶王(释迦佛)、圣观自在、圣救度母、圣不动尊(不动怒士)、胜乐轮、喜金刚,尤其是三昧耶王,尊者入藏後,日日一现,而圣观自在及度母,随念随现,而尊者有所作为,则常预言记别在前。
尊者神通证量,亦不可思议,曾有女尼,在西藏古寺桑耶寺,见尊者绕佛,双足离地腾空而行,惊告尊者弟,弟子致问,尊者未肯许是,只说女尼眼误,後尊者至拉萨,住了一段时间,特别欢喜大昭寺,日月绕大昭寺,以为修行,弟子特留意观之,果见尊者处於虚空中,绕寺而行,才信而为真,弟子更间绕佛教授,尊者答: 『有为善根里面,没有比旋绕更大的善根』,更说印度有绕大城得成就、绕寺院得成就、绕观音圣殿得成就等事迹,释迦佛时代,有一求出家者,经阿罗汉神通观察宿世,并无出家善绿,故未许受,後更至释迦佛处,世尊竟开许出家,诸弟子疑惑,世尊才云: 『此人於无量无数劫前,为一小虫,附在牛轭上,车夫驾车沿道恰绕一佛像而过,出家善缘在此』,绕佛善根福德可见一斑。
尊者神通感应事迹极多,不胜枚数,如穿墙透壁,在藏地遥见或遥闻印度弟子修行等,更多次显现定力咒力伏魔等等。 尊者後应两代藏王智慧光、菩提光,派人三次迎请,经过千辛万苦,尊者请示上师本尊及诸佛菩萨,得到赞叹授记後,进入雪岭西藏宏法。
尊者入藏时,已近六十岁,对西藏佛法贡献极大,当时的西藏,亦为朗达玛王灭法後百余年,佛教情况极为混乱,当时的佛教徒,对修行的次第,莫衷一是,且显密间,许多方面形同水火,不是重显谤密,就是重密轻显,戒律不明,更有为了宗派纷争,乃至相互咒诅仇杀。
此时尊者如大龙王,澍大法雨,润泽西藏有情,提倡戒律,以三士道,次第分明地引导具心(众生)成佛,将佛法有系统完整地予以教授,对无佛法处,则广事宣化佛法,令归三宝,对邪说谬论,则以正理炬,广加摧破,尊者观察根器,又特重宣说业果,使人明了因果,不再肆无忌惮为恶,这些有系统的佛法教授,详见於尊者所著的《菩提道炬论》里面。
为了利益具心(众生),使之究竟成佛,故须令入大乘,而是不是真正大乘行者,则以有无菩提心为判准,尊者於众弟子,亦常以菩提心为教授,徒众因此得成就者不可胜数,尊者在印度曾有一年少弟子,因年长众僧皆受供外出,唯留之守寺,恰有居士欲供养此年少僧,至寺时,只见年少僧於无人际,由窗户腾空而出,取供养而回,居士惊讶,告於尊者,尊者致问其事,年少僧承认为实,尊者便问: 『以何力致此境界?』答说: 『依菩提心力』 ,尊者欢喜说:『确实,比之任何法,唯菩提心功德最大』。
又有一弟子,久修无成,尊者观之,告说: 『可修慈悲及菩提心』 ,弟子依教而修,未几得诸悉地(成就),另一弟子,修忿怒明王有成,口目皆圆,现极忿怒相,若瞠目视人,被视者即死,尊者亦教修慈悲及菩提心,後来,被视者才不至死,尊者入藏宏法时,此弟子口目亦渐渐复原。
尊者到西藏後,也专以菩提心教导後学,常说: 『若无菩提心,虽听闻多法,思惟修习生起次第、圆满次第、中观、念诵等等,悉无实益』 ,尊者藏地弟子,如种敦巴等大善知识,皆依尊者之菩提心教授修行,後来亦皆见诸多本尊,且证广大神通及甚深智慧境界,获得各种成就。
发菩提心的教授,有两种主要传承,一为龙树、圣天父子一脉所传,以修自他交换的方式生起菩提心,另一脉则是无著、世亲菩萨一脉所传以六因七果方式生起菩提心,这是显方面,在密上,更有依咒轨发菩提心的教授,这些传承、口诀教授,尊者尽皆俱全,後来藏地诸派发菩提心的教授,亦多依尊者法脉传承,其後宗喀巴大师所传格鲁巴法脉,於尊者全部发菩提心教授,及尊者所有一切显密法教,皆俱全无缺,宗喀巴大师更将尊者整个完整的显密教
授,编写成为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及《密宗道次第广论》两部大书,这同时也是释迦尊佛所传完整的显密教授,凡欲无误优入佛法圣教大海者,此二部大著,是所必须通彻之书。
尊者自西元一O三七年入藏,依具心(众生)弟子根器,各授法药,又法得其人,将一切显密法教,倾传子弟子种敦巴居士,如瓶泻水,罄尽无余,至西元一O五四年, 正当中国宋仁宗时代,尊者虽已证不死金刚胜身,永尽分断变易二死,因化缘已周,遂昭告弟子,将往具喜百天,不败依怙座前听法,乃示现弃置色身於聂塘,临涅盘前,凡所有行止,离地一肘之高,大众皆见,以种敦巴为首众弟子,遂於此地建塔供养,尊者往具喜百天後,名号称为『虚空无垢天子』,有画像流传於世。
尊者示现涅盘後,弟子各弘一方,多有建树,利益具心(众生)无量,其中,主要弟子种敦巴居士,於惹珍地方,兴建了一座惹珍寺,完整承传尊者显密法教,此传承後被称作噶当派,惹珍寺即此派根本道场,噶当派对後弘期西藏佛教,乃至现今藏传佛教各各法脉,皆深有影响,其後宗喀巴大师所传格鲁巴法脉,更被称为『新噶当派』,名著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,系依尊者所传《菩提道炬论》架构,於惹珍寺写作而成,据闻,宗喀巴大师著述期间,阿帝夏尊者现身住坛直至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完成,以彰此论之无误及殊胜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