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以宗派的立场来说,因为自续中观说,自续就是自心一样的道理,只要是受蕴能遍布的,全部叫做自续遍布,因此“续”跟“心”是相同的存在。所以“人”跟人的心是没有差别的,心就是补达钆拉(有生命者),补达钆拉就是心。因此以自续中观而言,「佛、法、僧」三宝是可以合的,比如释迦牟尼佛的心,也是释迦牟尼佛也是道(慧),因为释迦牟尼佛是遍知所以一定是道。所以释迦牟尼佛是佛宝,也是法宝(因为是道故),也是僧宝(因有生命故)。因此在自续中观里,法宝跟僧宝不一定是相违的,因为他承认法宝里的道谛,可以是有生命的(如释迦牟尼佛),也可以是无生命的(如释迦牟尼佛的菩提心),所以法宝跟僧宝是成三边法,而不是相违法。但是在应成中观则不然,因为应成说只要是心的话,就不可以是补达钆拉(生者),是补达钆拉的话就不可以是心,而且这在经部与俱舍的宗派里,都一样如是承认。只有自续中观跟唯识,说人的心跟“人”是一样的,因此“心”是补达钆拉,但是心以外的补达钆拉,他也承认而不是不承认。所以以应成中观来说,释迦牟尼佛(补达钆拉),不是释迦牟尼佛的心,也不是法宝(非补达钆拉),因为一个是有生命的,一个是非生命的。因此在应成中观里,释迦牟尼佛是道谛的佛,是有生命的是有为法;而释迦牟尼佛的菩提心则是道谛,是没有生命的但也是有为法。所以以应成中观来说,法宝跟僧宝一定是相违法,因为他承认法宝里的道谛和灭谛,都是非补达钆拉的法,而僧宝一定都是有生命的法。
如果以自续中观而言,只要是出世间的,无论是补达钆拉或非补达钆拉的法,都可以是道谛也是法宝,因为他承认佛法僧三宝是可以合的。但是以应成中观来说,法宝一定是非补达钆拉,所以出世间的道谛与灭谛就是法宝。那法宝的“相性”是常法,而「不可思议等八功德,某一具足之圣尊续相净谛。」就是法宝的相性。因此只要是大小乘见道以上果位者的道,如悟无我、悟空性的智慧,如出离心或是菩提心,全部都是道谛也是法宝;那出世间的圣者或佛所悟之无我空性,都是属于灭谛也是法宝。
然后道谛和灭谛是相违的法,因为前者是无常法,如释迦牟尼佛的慧体法身;而灭谛则是常法,如释迦牟尼佛的离垢自性法身,是灭谛也是常法。道谛与集谛、苦谛也都是相违的法,但是道谛与“苦”不相违,因为声闻修道者之自续,不知普之根(意识之名)之苦受蕴,虽然是苦但也是道谛。然后苦谛也不一定是苦,如色界、无色界具心之快乐都是属于苦谛,但是没有苦而只受用安乐,以及声闻加行道能生色界的有漏之善根,也是属于苦谛但不是苦。因此只有轮回于三恶趣具苦的具心(众生),是苦也是苦谛,而未出世间的补达钆拉,也未转生于恶趣的有生命者,虽然全部都是属于苦谛,但是有不苦的也有苦的,所以苦一定是苦谛,但苦谛不一定是苦。
那苦谛的话也不一定是遍轮回,比如「有漏罗汉」、「有漏涅槃」之自续身色蕴,也是苦谛但已不再轮回,若是以“有漏”来讲解的话。因为苦谛可分为:1.不清净之苍与生(如欲界),2. 苍与生(如色界、无色界)这两种。而苦谛又有:苦苦(事相)、变苦(如贪五欲之乐受而带来果报)、遍行苦(如三界六道凡夫之五蕴苦)三种。然后对于苦谛之因,也就是集谛(入轮回主要的因),就“果苦谛”和“因集谛”无法真实认识或了知的话,那么对于轮回的根,就不知道要如何去断除。所以佛在宣扬四圣谛法时,就如是宣说:「“苦”乃逼迫性,汝应知;“集”谓招感性,汝应断;“灭”是可证性,汝应证;“道”是可修性,汝应修。」。
因此若要断除轮回的根,唯独以“道”的修持才能够灭掉因集谛,所以必须要对集谛,有所认识和了解。集谛可分为「业集谛」和「烦恼集谛」两种,业集谛又有轮回所略摄之:1.福德之业(转生于人和欲界天之业),2.非福德之业(转生三恶趣之业),3.不摇动之业(生于色界、无色界之业)。而烦恼集谛则有贪心所、瞋心所、慢心所、痴心所、疑心所、不正见心所等六根本烦恼。此又可以开为十种根本烦恼,即五种「见惑」又称为五利使,与五种「思惑」又称五钝使。以及忿心所、恨心所、嫉心所、懈怠、放逸、失念、不正知、散乱等等近二十烦恼,都是属于烦恼集谛。
普集中云:「以“道”来苦悉能知道,集谛能断除,灭谛能现证。」道也不一定是道谛,因为见道果位以上到佛国土的道,全部是慧也是道谛,而「相清净方道之修持定解四所具之甚类别。」则是道谛的相性。所以和道谛的眷属相同的五道,并不一定是真的道谛,比如资粮道、加行道只是虚名为道谛,而见道、修道、无学道才是真实的道谛。所以道和道谛是成三边法,就道谛一定是道,但是道不一定是道谛,如出离心、大悲心、三十七菩提支、嘎档十法、悟空性智慧、菩提心等全部都是属于道,但不一定是道谛。
文:依尊 种菟仁波切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